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全球第一,这意味着什么?此行业现状如何...
1、第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居于全球首位加速了上海经济循环:集装箱居于全球首位,说明上海港进口量和出口量都十分惊人。并且说明上海港货物流通非常畅通和快捷。这种货物流通量会带活上海经济,会从整体上加速上海经济循环。
2、上海国际经济、金融、贸易、航运中心基本建成,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从528万亿元增长到2511万亿元,口岸货物贸易总额保持全球首位,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。 上海正在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,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%提高到1%以上。
3、此外,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,表明其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港口具有显著的优势,上海也是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所在地。上海与安徽、江苏、浙江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,这个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。
4、上海港作为全球首要的贸易大港,其卓越的地位无人能及,拥有世界领先的集装箱吞吐量,超越了新加坡、鹿特丹和香港等知名港口。
5、近日,上海洋山港边检站发布消息,1至11月,上海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840多万标箱,同比增长约0.48%,预计全年将逆势上扬首次超2000万标箱。与此同时,集装箱面临供不应求的紧缺局面,“一箱难求”的现象十分突出。
6、上海是目前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位,已经超过了新加坡,荷兰的鹿特丹和香港等有名的著名港口了。上海港有几乎所有世界级船公司必靠的世界性国际基本港。这样就意味着,上海有比大陆其他港口更多的船公司集装箱航班,特种大宗货物驳船,以及相关衍生的多种发达的贸易服务行业。
疫情下跨境物流行业感受阵痛
1、跨境物流行业在疫情下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据一位从业者的描述,疫情期间,包机费用上涨了三倍,运费更是飙升至原来的五倍,但即便如此,仍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。空运运力的短缺和海运的大量停摆,使得跨境物流行业面临多重困境。
2、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,跨境物流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尤其是空运和海运,由于各国防疫物资需求激增及航班停摆,跨境物流行业面临着运力短缺和成本激增的问题。以易客满为例,该公司CEO助理兼美国区总经理周彦羽表示,自疫情爆发以来,跨境物流行业经历了从出口到进口的转变。
3、面对当前严峻的物流状况,各行业都在积极自救。承运商和货代都在寻找对策,想方设法为出口贸易商和跨境电商提供服务。例如,航空业出现包机现象,中国1-3月份包机量超过去年同期。包机成本高,且只要疫情未得到控制,物流价格将持续上涨。为缓解物流压力,中欧班列成为一种新的物流方案。
4、在全球疫情背景下,中国成为了首个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大国,众多中小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这使得跨境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加。以跨境好运为代表的跨境卖家物流服务平台,逐渐成为行业焦点。
5、跨境物流成本高企,港口拥堵、仓库爆满,天价运费频现,成为卖家心中的痛。即便这些情况看似微不足道,却对卖家产生重大影响。未来跨境物流能否好转?短期内,新一轮旺季大促前,物流状况恐难改善。而美国政府若履行疫情控制承诺,再次封城也并非不可能。
疫情下的港口难题:海运集装箱从紧缺到拥堵
全球港口面临拥堵挑战,尤其是在经历了中国港口的全面恢复后,越来越多的集装箱开始运往欧洲和北美地区。来自Container xChange的数据显示,上海港的20英尺普柜和40英尺普柜的CAx(集装箱可用指数)分别为0.17和0.33,这表明上海港已恢复活力,但其指数水平显示该港口目前正面临拥堵问题。
如果货物实在是紧急的话,可以选择空运,只是运费要更加高一些而已。而集装箱短缺的问题,不单单与订单量暴增有关,还有一点就是国际航运路线减少了,由于疫情的持续,很多航运公司都在减缓航线,避免受到疫情的影响。
运价居高不下主要是因为国内疫情形势趋于稳定,大量海外订单纷纷涌入,导致主干航线出现了阶段性运力不足。在浙江慈溪的一家外贸企业,欧美订单已经排到了8月份。由于缺舱、缺箱,该企业的发货量锐减,每天发货量不到10个集装箱,导致大量产品积压。
利好!船司恢复上海柜台服务、减免多项费用,盐田增加拖车入闸数量_百度...
1、随着上海疫情形势的好转,进出口行业迎来一系列利好政策。以下是近期部分船司和港区的最新措施: 中远海运集运 已恢复浦东浦西的柜台服务,并针对上海解封前提供多项费用减免,包括进口和出口服务,危险品纸面资料等费用。详情可见其微信公众号公告。
集装箱船市场一夜之间“风云变色”,到底发生了什么?
1、运价狂跌,停班封航,减少船速,海运集装箱海运业一夜之间“风云变色”。以往铸就集运市场繁荣的缺船、缺箱、塞港状况正一一消除,伴随着货船货运物流要求大幅降低,海运集装箱海运业的“好日子”已经结束。
箱愁:“炒箱倒仓”引爆航运市场,重压货运代理人与外贸厂家
1、黄牛“炒箱倒仓”变本加厉“现在国际航运的市场价格高涨,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黄牛不断‘炒箱’,船公司放出来的集装箱船价格本身并没有高得离谱,现在已经严重影响生计了。”一位上海海运代理人谢宁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。